网红迅猛龙特蕾莎自曝听不懂同学开组会
“听不懂同学开组会”,这句来自网红“迅猛龙特蕾莎”(本名许锴蓥)的真诚吐槽,最近意外在热搜上炸开了锅。作为一位成功考入复旦大学MBA的审计方向研究生,她分享的读研困境,瞬间戳中了无数人的共鸣点。
迅猛龙坦言自己不仅在组会讨论中像在“听天书”,对“变量控制”“计量经济学”等专业术语一头雾水,更对导师的研究方向难以跟进。这还没完,她同样没做好心理准备的,是读研几年里周末无休、同时高速运转学业与直播副业的“连轴转”状态,直呼社交与休息时间被严重挤压。
这番“学霸的烦恼”一旁,却站着画风截然不同的同学。当迅猛龙隔着屏幕都能让人感受到无奈时,同学一句轻描淡写的“考前就该做好这种准备啦”,瞬间凸显出双方在起跑线上的认知落差。说白了,这并非简单的智商问题,而是学术赛道的本质差异——同学往往目标明确,提前预习导师论文、掌握专业工具;而迅猛龙自述考研初衷更多是“尝试性体验”,并未深入评估这份长期的学术强度。
乍一看是“高智碰撞”下的尴尬,本质上却是研究生阶段专业细分壁垒的直观体现。从本科会计的通识教育,到研究生审计方向的深度聚焦,研究方向高度专精,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,绝非短期冲刺能够突破。组会听不懂,不过是学术适应期的正常现象。
然而,网友们这次却罕见地没有群嘲,反而纷纷肯定其“双线作战”的韧性。为了考上复旦,她曾停播三个月,日均学习10小时以上,最终以笔试223分、面试85分的成绩成功上岸。这种“事业心燃烧三分钟,就有三分钟收获”的务实态度,以及“接受迷茫但持续推进行动”的清醒,让她赢得了不少好感。
这场因“初期茫然感”而登上热搜的讨论,也让众多研究生网友纷纷玩梗自嘲:“考上复旦也有烦恼”“组会就像密室逃脱,满脑子都是外星语”。它清晰地揭示了从本科到研究生的跨越,绝非一纸录取通知书那么简单,更是一场需要主动适应的“学术社会化”过程。
总而言之,迅猛龙特蕾莎的这次“组会危机”,不只是一次个人的学业窘境,更像是一面镜子,照见了无数研究生在专业深水区跋涉的普遍身影。从网红到复旦MBA,听不懂组会或许正是她卸下光环、真实成长的关键一步——毕竟,承认听不懂,才是真正听懂的起点。


